声明:具体数量,具体尺寸,具体价格。请联系客服! 此款红木笔架为,长度:10cm 高度:4.4cm
文房用具——笔架 笔架亦称笔格,为搁笔的文房用具。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南北朝时就已有笔架的记载,但传世品还不曾发现。唐代笔架流传下来的极为罕见,但从文献来看,此时的笔架已经成为文房的常设之物。宋代笔架传世品和出土物较多,材质多样,有铜、瓷、石等,其形多为山形。到了明代,笔架成为文房中不可或缺之物,其材质更加多样,不但有珊瑚、玛瑙、水晶,还有瓷、玉、木等。清代笔架更胜明代,材质有玉、紫砂、水晶、铜、木、珐琅、象牙等,而以自然之物最为名贵。 以瓷为笔架最为普遍,特别是明清之际,样式更为丰富,流传更为广泛,不仅适用,而且讲究观赏,质精形美。迄今所见最早的瓷质笔架为江苏无锡北宋中期墓葬中出土的影青瓷兽形笔架水注,为一件笔架和水注两用器物。北京元大都遗址中也曾出土有影青瓷笔架,如青白釉笔架,共有五峰,山峰中镂空,上有海水植物等纹饰。山峰数量较宋代减少。明代瓷制笔架以山形居多,有明确纪年的为正德时青花笔架,如青花缠枝灵芝阿拉伯文笔架,以雕塑技术成型,为五峰山状,中峰略高,两侧山峰渐次。五峰以青花勾勒边线,内绘缠枝灵芝纹饰,中峰开光内书有波斯文字。五峰山下为青花勾云纹。底有青花“大明正德年制”楷款。明代瓷质山形笔架的另一特点是山形随意,并加以彩绘,如青花五彩笔山,为三峰山形,峰形极为随意,山峰上雕有龙纹,并饰以青花五彩,纹饰清晰,色彩艳丽,为万历时器物。可以这样讲,明代中晚期是瓷质笔架的大发展时期,而且笔架的形状 2 各异,除实用之外,可供把玩。红釉鹅形笔山为嘉靖时器物,器型如一只卧鹅,通体施以红釉,菱角转折处露出白色胎骨,虽然器物没有款识,但从胎质、釉质等分析,为嘉靖时官窑所烧造。又如青花五彩龙纹笔船,青花五彩龙凤纹笔盒,不仅色彩艳丽,制作精巧,而且丰富了笔架的表现形式。 清代瓷笔架以乾隆朝制作最精,以山形笔架为例,较明代更为自然随意,极富天趣。哥釉笔架,山峰形造型,但不死板,山峰扭曲变形,山峰中部漏透。通体饰以哥釉,其色浅淡,釉面有黄色开片。釉层肥厚润泽,隐有酥光,为一件精美的器物。 乾隆时亦有笔船传世。清代晚期的瓷笔架缺少早中期时的神韵,其山形笔架的造型呆滞,如粉彩海水云蝠纹笔架,为五峰山形,山峰上大下小,缺乏稳重感,山峰较高而瘦,美感不足。山峰上绘红彩云蝠纹饰,山峰下以粉彩绘海水,底有“长春宫制”楷书款,为慈禧用 具。 |